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护理动态
比目鱼肌:激痛点及成因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2-10-12 06:17:01 阅读次数:830


比目鱼肌是一块宽大扁平的肌肉,覆盖于小腿后部。这块肌肉的“出名”是因为许多跑步爱好者在运动时或运动之后出现的小腿后侧疼痛,这就和该肌肉的激痛点有关(常和胫骨后肌一起)。同样,它也可以造成跟腱区域的疼痛。比目鱼肌中的其它激痛点(上方和下方激痛点)所致疼痛或压痛都在小腿后侧区域,很少跑到下腰背区域的骶髂关节。


     比目鱼肌扮演着“第二心脏”的作用,促进静脉血液从腿部返回到心脏。激痛点可影响比目鱼肌的泵推功能,有时可导致下肢水肿。


    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块吃苦耐劳的肌肉有多么的紧张。如果能将紧张予以释放,那么会给到比目鱼肌以及患者难以想象的好处。正因为如此,我很喜欢先缓解该肌肉的紧张,即使有些患者的主诉并不在小腿后侧。


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块肌肉:


图片


位置:比目鱼肌是一块宽大扁平的肌肉位于小腿后侧,腓肠肌的深部。


功能:比目鱼肌在走路后跟着地时,通过离心性收缩帮助控制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也在人们快走,跑步,跳跃等活动中,在后跟抬起时产生向心性收缩。当然,它也扮演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帮助下肢的静脉血液返流回心脏。


肌肉结构:不像腓肠肌,比目鱼肌并不跨越膝关节。它起自腓骨头并沿着胫骨的后侧和内侧下行,其纤维覆盖小腿后侧的下方并止于跟腱(和腓肠肌纤维一起)。


     比目鱼肌像个三明治一样被两侧硬硬的筋膜所覆盖,常被称为“比目鱼桥(soleus bridge)”。这个结构包绕并保护很多下行到小腿的血管和神经。


肌肉功能:比目鱼肌收缩产生足部跖屈(plantar flexion)。不像腓肠肌,比目鱼肌可以在膝关节屈曲时进行跖屈。同时也能在某些情况下协助足部内翻(inversion)。


协同肌:下面这些肌肉和比目鱼肌有着类似的生物机制功能。如果任何一块出现损伤或者激痛点,其它肌肉的应力就会相应增加。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一起形成所谓的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主要功能就是足部跖屈。

胫后肌和腓骨长肌也能协助足部跖屈。

拮抗肌:胫骨前肌和第三腓骨肌是主要的足部背屈肌。如果比目鱼肌或者其它跖屈肌肉出现激痛点,也会造成这两块肌肉的应力增加。



比目鱼肌激痛点

比目鱼肌总共有3个激痛点(图)
图片

1.下方激痛点是最常见的。典型的疼痛部位位于肌肉内侧,跟腱起始处的上方。
2.上方激痛点位于肌肉的外上象限,腓骨头附着处的下方几英寸处。
3.外侧激痛点非常少见,但如果出现,通常是在下方激痛点往上数英寸处,不过是沿着肌肉外侧缘的方向往上。
比目鱼肌疼痛
     正如以上图片所示,下方激痛点的牵涉痛和压痛往下延至跟腱和脚后跟。上方激痛点可导致整个小腿肌上部的弥漫性疼痛。而外侧激痛点则会在同侧的骶髂关节出产生局灶性疼痛。当然,它也会导致小腿肌上部的弥漫性疼痛。


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比目鱼肌产生激痛点呢?

下面这些活动或行为都可能激活或再次激活比目鱼肌激痛点。

1.走在湿滑路面,当脚后跟打滑,患者试图用小腿蹬地时。
2.慢跑或走路上坡
3.沙地走路或跑步
4.鞋子的鞋底太硬,不能很好的屈曲的脚趾
5.穿高跟鞋的时间太久
6.肌肉受寒,特别是晚上睡觉时吹风扇和冷空调
7.趴着睡觉,踝关节长时间跖屈
8.双足下垂太久(例如躺椅沙发的脚支撑)
9.袜子太紧


症状

比目鱼肌激痛点症状

1.活动中或活动后的足跟疼痛和压痛
2.跟腱区域的压痛和疼痛
3.如果将整个身体重量置于脚后跟,则疼痛难以忍受
4.夜间后跟痛(虽然腓肠肌更容易导致)
5.小腿上部的疼痛和酸胀
6.踝部和足部水肿(并伴有小腿和足部疼痛)
7.踝关节背屈减弱,使得患者下蹲捡东西更加困难。患者不得不弯腰捡东西,从而增加腘绳肌和下背部肌肉的应力
8.走路,特别是上坡和上楼梯变得相对困难
9.比目鱼肌激痛点疼痛属于儿童生长痛的一种



鉴别

和小腿疼痛及后跟痛相关的其它疾病
1.其它激痛点所致后跟痛:脚后跟处的剧烈压痛也可能是位于足弓深部的跖方肌(quadratus plantae)惹的祸。一般疼痛部位比来自于比目鱼肌激痛点所致后跟疼痛的部位再靠前一点。另外,疼痛若是只位于足跟深层,那也可能是拇收肌(adductor hallucis)激痛点所致。
2.跟腱炎:跑步运动员经常被诊断为该病。该病的典型表现为刚开始跑步时的烧灼样疼痛,随着跑步的进行,疼痛逐渐消失,等到跑步结束后疼痛才变得更加剧烈。比目鱼肌激痛点也经常造成这些症状,但主要是因为小腿肌群的慢性激痛点导致长时间的跟腱张力过大,从而造成损伤。
3.栓塞:深静脉血栓所致小腿后肌群疼痛常和激痛点所致疼痛相混淆。不过,前者还伴发其它症状,例如下肢皮肤发红,而激痛点不会有此表现。
4.跟骨骨刺:影像学上的跟骨骨刺并不一定表明疼痛由此引起。绝大多数的骨刺并无任何症状。医生经常认为后跟痛是由骨刺所致,是因为患者没有骨刺的另一只脚常没有疼痛。

5.胫骨骨膜炎(shin splint):一般认为该病是过度运动导致的小腿前侧或深层的慢性疼痛。比目鱼肌激痛点所致的慢性张力会增加胫骨附着处的应力。如果比目鱼肌参与该病,那么会表现为远端胫骨内侧面的剧烈压痛。

来源:天民针刀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