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针刀治疗足跟痛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4-11-06 11:50:15 阅读次数:417



1.什么是足跟痛?




足跟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足跟痛常见的发病部位有以下两处,分别为足跟底部和足跟后下部(图1)。其中,以足跟底部痛点(痛点1)最常见。我们临床上常说的足跟痛一般是指痛点1。足跟痛的原因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继发足跟痛往往是与跑、跳运动和长时间步行所造成的损伤有关。原发足跟痛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其疼痛多表现为刚下地行走时疼痛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略减轻,步行时间加长后,疼痛再次加重。原发性足跟痛往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给患者造成较大困扰。


图片

                            图1 足跟部常见痛点

2.足跟痛的发病机制



很多足跟痛的患者在X线片中可以看到明显的骨赘(俗称“骨刺”)(图2),由此认为足跟痛就是骨赘造成的。其实不然,足跟底部的痛点是由附着于跟骨底部的跖腱膜的无菌性炎症形成的。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附着于足跟底部的肌腱和跖腱膜(图3、4)。肌腱和腱膜都是由胶原纤维作为基本结构,其外包裹着结缔组织,称为腱膜(图5)。肌腱中同样分布着血管(图6)。人行走时,足底肌腱和跖腱膜的跟骨附着点承受着较大的张力,当反复刺激导致这些肌腱腱膜超负荷时,会产生无菌性炎症,腱膜内压力升高,从而产生疼痛。此处骨赘的形成,同样是肌腱长时间牵张刺激形成的。所以,足跟痛属于典型的肌腱病,属于软组织损害的范畴。


图片

                                 图2 跟骨骨赘


图片

                         图3 附着于足跟部的足底肌腱


图片

       图4 附着于足跟部的足底腱膜(图片引自3Dbody)


图片


腱膜结构


图片


                   图6 肌腱内的血管(兔肌腱注入墨水)

3.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图7)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是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形成的。小针刀疗法操作的特点是在治疗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轻松的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减低局部炎性组织的压力张力,松解局部粘连,以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


图片

                              图7 小针刀


4.小针刀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是足底跖筋膜在跟骨附着点处的炎症导致的。针刀治疗可以降低痛点局部的腱膜内压力,松解粘连和瘢痕,从而快速减轻疼痛。针刀治疗足跟痛往往2-3次即可明显减轻疼痛,其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



来源:国医分享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