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科研动态
针刀操作技法之---运刀法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18-10-22 04:34:26 阅读次数:1656



    运刀法是运用针刀手术操作治疗疾病的方法,是针刀具体实施治疗的过程,是取得治疗效果的根本手段。因此它是针刀技法中的核心部分。在长期的针刀临床实践中,把针刀操作方式的不同,归纳如下四类基本运刀方法,即剥离法、切开法、撬剥法和穿凿法。为了记忆方便,虽然分为四类基本运刀法,但把具体的操作方法连续起来排列,可称之为“四类八法”。

【第一类——剥离法】
   不是以锐性切开的方式运刀,而是以钝性剥离的方式运刀称剥离法。剥离法将以下述三种方式运行:
   l、纵行疏通法刀锋沿着刀口线方向往复移动,刀口线是在一条扇形轨迹线运行,此种操作称纵行疏通:绝大部分是沿着肌、腱纤维走行方向一致的方式来回运动,部分是与神经干、大血管的走行方向相同,这时便放弃了对肌、腱组织的保护。当然,这种肌、腱纤维的损伤肯定是不大的,是在正常组织允许的范围之内的。纵行疏通以刀口线为标准,这是它的特点,纵行疏通也是基础的剥离方法。同时,纵行疏通也是以切开为基础的。进刀至剥离处组织,实际上已经做了粘连等病变组织的切开,如果疏通阻力过大,还可以沿着肌或腱等病变组织的纤维走行方向再予切开,然后将可顺利进行纵行疏通。
   2、横行剥离法针刀在与刀口线垂直方向上往复运行的剥离方法称为横行剥离。这种剥离法是在纵行疏通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考虑与神经、血管的关系,因为它无切开,也不能划开神经、血管组织。绝大部分是与肌、腱、韧带等纤维走行方向垂直,使粘连、瘢痕等组织在纵向松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其松解度。纵行疏通与横行剥离相结合,可较彻底的松解粘连组织。两法在剥离上,主要以刀锋及接近刀锋的部分刀体为作用部位。
  3、通透剥离法(图1—2_06)  此法以刀锋及刀体为发挥剥离作用的部位,在两层组织之间(有大片粘连病变时)进行剥离的方法:如脂肪垫与髌韧带的大片粘连,髌上囊与股中肌的广泛粘连,肩峰下滑液囊本身的大片粘连等均可以此法剥离。操作时,将刀锋及刀体深入至粘连组织的两层之间,刀口线与两层组织的正常间隙平行,以扇形的轨迹予以剥离.将有大片粘连被剥开。在临床中也常延伸至某些正常组织的操作中,如某一滑液囊积液较多,需加快吸收,便可在其表面的丰厚皮下组织中打开一个扇形的间隙,以利积液的流出并在皮下吸收,这时也可应用通透剥离法。




  综观剥离法的三种方式.虽然都是剥离,但其间亦有区别。纵行疏通和横行剥离主要以刀锋和近刀锋的小部分刀体为作用的部位,而通透剥离则以刀体为主要的作用部位.完全是钝性剥离,前两者剥离面相对较小,而后者剥离面则较大。
  【第二类——切开法】
  切开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为一般切开法,即松解粘连瘢痕、延长挛缩、切开减张、内引流等,另一类为铲式切开法,是依托骨面切割组织的方法。
  4、普通切开法
  ①松解粘连瘢痕法对于粘连面大,粘连重的病变,往往只切开一刀还不够,还不能进行疏通剥离操作。这时需多切开几刀病变组织后,再行疏通剥离粘连、瘢痕组织。瘢痕是结缔组织的包块或被结缔组织包围的包块。其包块质地坚韧、血运极差。瘢痕组织比粘连组织的病变要重的多:对于这种病变组织,只有采取切开的方式,方能打破其封闭状态,改善血液供应后其病变组织才有希望逐渐被吸收。针刀在治疗这类疾病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其切开的方法,可根据瘢痕包块的部位大小等情况而定。
  ②延长挛缩法挛缩的肌腱、韧带、关节囊均可应用松解术达到延长的目的:针刀松解术是以闭合的方式进行,更具特色。针刀施术损伤小,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对功能的改善尤有好处:其延长的方式,可依不同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计,也可以分期分批进行。灵活运用。
  ③切割减张法对于痉挛的肌、腱、韧带的纤维和关节囊.施行部分高张力组织的切割,消除其异常的高张力,将使某些严重疼痛的疾病马上得到缓解。如某些骨纤维管对神经的卡压的松解,神经根管内口的粘连的松解,神经根管外口的松解,慢性肌一筋膜间室或骨窦的高压症等的减张等,将使以上各组织得到有效的松解和减压,并可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④切开内引流法对于滑液囊、关节囊及某些囊腔内有较多的积液并呈高压状态时,会产生严重的休息痛.它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引流。非化脓性积液自然是内引流为佳,故可用针刀予以处理。将积液的囊腔切开,使液体在周围组织中吸收便达到了治疗目的:
 5、铲式切开法(图l一2—07)
 针刀刀口线与骨面平行,沿骨面切开与骨面连接的软组织的方法称为铲式切开法,简称铲切或铲剥。其中可有三种铲剥方式:
  ①沿着骨平面铲剥  刀口线平行于骨平面,针刀体与骨面的角度几乎为0,即平行铲剥骨面的软组织。如肱骨外上髁炎,可切在外上髁骨平面上进行的铲切剥离即是。
  ②沿着骨缘铲剥  刀口线与骨缘或骨嵴平行,即可以与其长轴或窄面的骨缘平行,沿其骨缘行铲式切开附着在骨缘上的软组织。如棘间韧带的切开剥离,就是应用这种方式:在椎板间或侧隐窝部位、黄韧带的切开剥离等也属此类.



【第三类——穿洞法】
  针刀在骨骼上进行穿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为针刀穿洞法:实施此法操作是应用二型针刀进行的。针刀在骨骼上穿洞的目的有两个:一为穿洞骨内减压,二为穿洞后折骨进行矫形治疗。
  6、穿洞骨内减压法
  ①骨内压增高性疾病并不少见许多疼痛性骨关节疾病与骨内高压有关,尤其是休息痛与其有直接关系。许多研究已证实,减压术可以解除骨关节疾患的休息痛。针刀穿洞降低骨内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②穿洞的实施方法  以股骨颈穿洞减压为例。首先做放射线定位,或摄取体外导针x线片,确定穿洞的皮肤定点、刀体与皮面的角度,即要与颈f角和前倾角一致。然后垂击Ⅱ、Ⅲ型针刀柄,使针刀进入股骨颈和股骨头。按预计穿洞数    个(1~4个)。最好在x线的监视下进行。如有骨钻和斯氏针(或克氏针)亦可使用.同骨科股骨颈减压器是一样的。在穿洞减压时注意不能穿出骨外,更不能损伤正常组织。
  7、穿洞折骨矫形法有些矫形术
  可在闭合状态下进行。由于非开放性的骨科矫形术有易于愈合、减少软组织瘢痕等优点,故常常应用。如长管状骨畸形需做截骨矫形时,先在预定折骨处.以Ⅱ、Ⅲ型针刀打一排洞,每洞相隔3—5mm从进骨点至对称部位穿出,使骨骼失去坚固性,给予折曲使其折断;然后,矫正复位,再予适当方法固定,直至愈合:其好处在于,没有开放的创口,减少或避免了骨折不愈合或迟延愈合。
 【第四类——撬拨法】
  8、撬拨复位法是为某些新鲜和对位不良的骨折的复位提供了一个新器械。这种撬拨法与西医应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如某些关节内骨折,不仅折断,而且有翻转移位,这种情况如不行开放性手术,徒手难于达到复位目的。此时可以应用Ⅱ或Ⅲ型针刀刺入骨折处,将其骨折片撬拨复位.与骨科应用克氏针撬拔复位法相同。从以上持刀法、进刀法、调刀法、运刀法与出刀法的阐述中可以看出,针刀技法还是有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的。而在全部针刀技法中最为重要和需要刻苦训练的是控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