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护理动态
颈椎病全知道:症状、判断与应对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3-19 01:41:32 阅读次数:328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从而引发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许多人对颈椎病存有疑问,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

图片


一、颈椎病有什么信号?

1. 头痛、头晕

颈椎病引发头痛头晕的原因复杂。

  • 可能是颈部肌群受累,肌肉痉挛致血液循环不畅;

  • 也可能是颈椎病变直接刺激、压迫头部敏感组织,或损伤颈神经;

  • 还可能是刺激交感神经,影响动脉舒缩,以及椎动脉受压导致供血不足。

2. 呛咳、吞咽障碍

吞咽有梗阻感、异物感,少数人还会恶心、呕吐。这是因为颈椎前缘压迫食管后壁,或骨刺刺激食管周围软组织。

X 线片、钡餐可发现椎节前方骨赘压迫食管,必要时做 MRI 检查。

3. 视力下降

可能是颈椎病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

4. 落枕频繁

落枕说明颈椎周围韧带松弛,关节失稳。若经常落枕且不处理,易引发颈椎骨质增生,发展为严重颈椎病。

图片


5. 颈心综合征

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闷、心律失常,心电图 ST 段改变,易误诊为冠心病,实则是颈背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刺激压迫所致。

6. 胸部疼痛

单侧胸大肌和乳房疼痛,起病缓慢且顽固,胸大肌压痛,与颈 6 和颈 7 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有关。

7. 血压异常

颈椎病可使血压升高或降低,以升高多见,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在中老年人中都常见,所以二者常并存。

8. 胃部不适

交感型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易出现恶心、泛酸等症状,是颈段脊髓组织受压迫刺激,交感神经反射异常导致。

9. 手麻

神经根性颈椎病常引发手麻。颈椎间盘退变致间盘突出或关节增生,压迫颈神经根,引发疼痛和手麻。

图片


10. 猝倒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典型表现,因椎动脉受压,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突然摔倒。

11. 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

病程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出现上肢瘫痪,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出现下肢瘫痪或大小便障碍,但这些症状较少见。

二、怎样自我判断有无颈椎病?

脖子疼不一定是颈椎病,也可能是睡眠姿势、枕头问题或颈部外伤等原因。

可通过以下检查判断:

1. 前屈旋颈试验

颈部前屈并左右旋转,若颈椎疼痛,提示颈椎小关节退变。

图片


2. 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

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叩击头顶,若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说明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头中立或后伸位加压试验阳性,称 Jackson 压头试验阳性。

图片


3. 臂丛牵拉试验

患者低头,检查者反向推拉头颈部和患肢腕部,若有放射痛或麻木,为 Eaten 试验阳性;牵拉时患肢内旋,是 Eaten 加强试验。

图片


4. 上肢后伸试验

检查者固定健侧肩部,牵拉患侧腕部后伸,若患肢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受压或损伤。

三、日常保护颈椎的好习惯有哪些?

1. 颈部保暖

避免空调直吹颈部,寒冷潮湿会加重颈椎病症状。

2. 注意坐姿

长时间低头使颈部肌肉受力不均,易劳损。工作 1~2 小时应休息或换姿势。

3. 选合适枕头

好枕头能支撑颈椎生理曲线。长期用不合适的枕头,会损伤韧带关节囊,导致颈椎失稳。仰卧时枕头高度与拳头相等,侧卧时与肩宽一致。

图片
图片


4. 适度运动和牵引

游泳、羽毛球等运动有益,双手交叉头顶牵引,可缓解椎间隙压力。

5. 谨慎按摩

颈椎有问题的患者,随意按摩可能加重症状,应先就医,接受正规治疗。

四、颈椎病患者睡觉不用枕头好吗?

不用枕头会影响头部血液循环,睡醒易头晕、眼皮浮肿,还会损伤颈椎,使生理曲线变直。

枕头过高会头晕头痛、手麻脚麻;过低或太软会眼睑浮肿、打鼾。

五、不同类型颈椎病如何选择治疗方法?

1. 颈型颈椎病

最常见、最早期,发现及时可保守治疗,如改变用枕习惯、锻炼、热敷等。

图片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般无须手术,牵引制动有效。若上肢放射痛、麻木无力,保守治疗无效,应及时微创治疗。

3. 脊髓型颈椎病

早期中央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可非手术治疗;急性进行性脊髓损害、确诊者应尽快手术;脊髓长期受损且症状加重、非手术无效者,也需手术。

图片


4.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性眩晕、猝倒严重,非手术无效且椎动脉造影证实,可手术治疗。

图片


5. 交感型颈椎病

一般非手术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

六、颈托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颈托用于颈椎病急性发作期,分软、充气、硬颈托。作用是固定颈椎,减少刺激,利于术后恢复,控制病情、缓解疼痛。

注意伤后即刻制动,不超两周,以免肌肉萎缩;佩戴后要锻炼颈部;充气式颈托充气要循序渐进,牵引不适时及时调整。


来源:疼痛康复研究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