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腰椎病的分类,你属于是哪种腰椎病(腰椎篇)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5-01-23 10:33:06 阅读次数:294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3亿,其中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病者比例达7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比例更高达82%。

图片

1、脊柱病变:比如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等,这类病变所导致的腰疼通常跟身体姿势有关系,比如在久坐、久站或者弯腰比较多时则容易诱发腰疼,可通过CT、核磁共振检查确诊;

2、腰背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腰疼比较难以区别,能够区别的点是腰肌劳损导致的腰疼,在工作强度增加或者天气变化、着凉的时候容易诱发,可通过诱发原因进行鉴别;

3、风湿免疫科疾病:比如强直性脊柱炎,通常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白天会腰疼,晚上也会出现腰疼,甚至有时晚上的疼痛比白天要重,此时就要考虑有可能是风湿科的问题,需要前往医院进行抽血检查等鉴别;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比如肾结石、肾炎等,此时的腰疼通常是一种绞痛,与身体姿势没有明显的关系,发作时症状会比较重,同时有些人会出现血尿等,可通过泌尿系统彩超确诊;

5、妇科疾病:疼痛通常会伴有妇科的其他症状,如阴道分泌物性状改变、月经性状改变等,可能与女性生理周期有一定的关系,可进行妇科体检或阴道镜等鉴别;

6、其他疾病:此外还有其他原因会引起的腰疼,比如骨质疏松等,这类腰疼通常与年纪有关系,特别是女性绝经期后伴有骨质疏松,或者做骨密度检查后鉴别,而腹膜后肿瘤、胰腺癌等引起的腰疼则需要进行CT、核磁共振确诊。


出现腰疼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可先进行热敷、休息等,明确症状是否会缓解。当症状未明显缓解时,则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其他内科检查等,明确病情。


重点:脊柱病变

腰椎作为人体骨关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承担着支撑和运动的功能,过度的活动与超负荷的承载,都会加速腰椎的老化,严重时便会引起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腰椎疼痛,影响工作与生活。

图片


腰部疼痛常见疾病

 
1、慢性下背痛

      慢性下背痛的定义是指超过三个月以上的腰部疼痛,疼痛可能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轻微或严重,而且通常由某些姿势或活动所引起

成因:
       约有七成的慢性下背痛是下列原因所造成:腰椎间盘扭伤或破裂小关节面的问题,或是骶髂关节韧带扭伤

图片▲ 上图为髂腰肌,连接腰椎、髂骨以及股骨

症状与诊断:
       小关节面痛较常见于年长的病患,通常在直立活动时会加剧。轻微的动作像扭转腰、打喷嚏、举物或久坐,有时会使疼痛复发变得更严重,背部会有无力或不稳的感觉(一般称为腰部不稳定) 。

       慢性骶髂关节痛也会造成下背痛,不过疼痛的位置会在臀部而不是腰部。有时疼痛会有电传感或会传到腿部,像是坐骨神经痛,通常这是由于椎间盘伤害所引起的,这些的疼痛会有神经痛的特征,例如烧灼感。

图片▲ 上图为椎间盘结构


2、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是像三明治—样夹在两块脊椎骨中间的盘状软骨,负责吸收震荡的力量,外层强韧的纤维环包住柔软胶状的中心。假使外层发生裂伤,会让中心的流质向外突出,可能会压迫到源自同一节脊髓的脊神经根。

成因:
       任何会增加椎间盘受力的活动都可能是原因,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下背部颈椎次之。老化所带来的磨损与裂伤,则是助长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假使中年人突然弯腰或是提重物就可能发生。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老化、退化),是容易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的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图片

图片▲ 椎间盘突出过程

症状与诊断:

症状会依发生的位置而有不同但多半会有剧烈的疼痛与活动受限。发生在下背部者,疼痛常来自深层且不易缓解,可能延伸到髋部、腹股沟、臀部与腿部,也可能合并坐骨神经痛(一种延伸至腿部的剧痛),可伴随麻木或针刺感。发生在颈部者疼痛多半蔓延到肩膀。手臂与手掌,使头部难以转动,颈部难以前弯或后仰,症状通常是单侧分布。
腰部、下肢等地方出现放射性疼痛症状不要拖延、尽早ct检查、尽早医治)


3、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因生长异常使得脊柱往侧面扭曲,轻微者可能几乎没有症状。通常也不会被发现。严重者虽然不太会感到疼痛。但会造成患者的姿势异常,甚至有呼吸与行走困难的情况。

成因:
       脊柱侧弯的发病因素,有先天性遗传因素,或是后天椎体肿瘤因素,目前生活中比较多见的功能性脊柱侧弯一般常见因素也很多,比如
不良姿势所致,脊柱上的肌肉不平衡所致,还有下肢的不等长所致,或下肢某部位疾患代偿所致等使左右腿长度不一致造成脊柱向侧面弯曲

真正的结构性侧弯通常起始于婴儿期或青少年期,前者可能会变得非常严重,后者则因快速成长而恶化。图片▲ 上图为正常脊柱与侧弯脊柱对比


症状与诊断:

当孩童站立时变得驼背、侧弯或者两侧肩胛骨位置不对称,可能是脊柱侧弯的症状,有必要接受检查。此外扭曲的脊柱使得身体的肌肉必须更用力来维持姿势,可能会引发轻微的姿势性疼痛。


4、慢性坐骨神经痛

      当下背部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时,疼痛会跑到单侧腿部,可能伴随
神经根的木或刺痛感。这个位置的疼痛称为坐骨神经痛。正常来说疼痛会在3-6个月内缓解。如果持续得更久,就叫做慢性坐骨神经痛。

成因:
      慢性坐骨神经痛成因,可能是脊椎中央或侧管神经狭窄,或是梨状肌刺激神经。
图片▲ 上图为慢性坐骨神经痛

症状与诊断:

慢性神经根疼痛症状,与急性神经根疼痛相似但较轻微。脊神经和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会造成神经相关(即神经病变)症状,如烧灼感。
图片▲ 上图为错误与正确坐姿


5、尾椎痛

       尾椎位于脊椎末端,由3-5块脊椎骨融合而成。发生于此处的疼痛,可从轻微不适到突然发作的剧痛,或恼人的疼痛都有。这些状况统称为尾椎痛,通常在坐下时会被引发或使其加剧。

成因:
       尾椎周围的疼痛与触动可被许多不同的原因所诱发,例如长期承受压力后带来的肌肉紧绷,或者重击,跌倒后造成的韧带受损等。但总而言之,多半都和极长时间的固定坐姿有关系。也有不少妇女是由产后开始发作图片▲ 上图为臀大肌触发点

症状与诊断:

坐下时会感到极度不舒服,通常会觉得疼痛。维持同一姿势坐越久疼痛越明显。尾椎部位也可能有发炎和瘀伤的情况,有时排便会引发疼痛,或者令性行为不易或不适,对女性尤其如此。医师会借由理学检查做诊断,假使有骨折的疑虑,可能会安排X光检查。

理想姿势
      当此重力线通过颞骨、肩膀尖峰、股骨大转子与膝关节、外踝稍前方为理想的正确站姿,骨盆在中间位置(Neutral Position)不过度向前或向后倾。

图片▲ 错误的姿势类型

图片▲ 错误的姿势类型

图片▲ 错误的姿势类型


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后,椎间盘变薄,椎体间腰椎骨质增生隙变窄,韧带松弛,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椎体边缘出现微小的、反复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渗出,出血及渗出逐步钙化,从而在局部,也就是椎体上下缘出现骨的增生性反应,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在X光片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多呈“唇样骨质增生”,也可相互融合形成“骨桥”。
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胀疼痛、僵硬、易疲劳,甚至弯腰受限,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患侧剧痛并向下肢放射,小腿麻木胀痛畏寒无力。

骨质增生并不是病,只不过是每个人都存在的生理过程,就等于经常体力劳手掌会出老茧一样,骨头经常压力较大的位置产生应激性反应,钙离子沉积形成增生,从本质来说,增生的骨质和正常的骨头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如果增生过于严重造成在血管神经附近会形成压迫,这种情况只能称为症状,并不是病。所以如果一种药宣称可以消除骨质增生,那基本可以判断是骗人的!
而椎间盘是位于椎体间负责缓冲脊椎压力的软组织,质地偏软呈豆腐状,因此比较容易受到压力变化影响,像长期伏案工作或用力不当,都会使脊桂的稳定性下降,关节压力增大,因此椎间盘受压迫向外膨出,引起脊柱两侧的软组织过于紧张及神经压自症状。
从治疗的角度来说,骨质增生不可逆,可缓解症状,无法真正治愈。椎间盘突出起的损伤在一定程度是可逆的,经过治疗可以消除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来源:苗济正管家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