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轮感染高峰3-5月到来?两类人群或受影响大!2023-02-08
- 社保转移影响养老金?社保转移的五大误区及养老金...2022-08-17
- 没有工作单位,自己缴纳社保划算吗?内行人说出答...2022-08-17
- 医保卡过期?停用?警惕这类诈骗!2022-08-09
甲状腺为人体最大的一个内分泌腺。位于颈前部,气管上端的前面及两侧,上端可达喉的两侧,一般与5~7颈椎及第1胸椎相对。它被颈固有筋膜的管前筋膜包裹。其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随机体功能状态而不同。妇女在月经期和妊娠期甲状腺胀大。甲状腺分为左、右两叶及连接两叶的甲状腺峡。有时在两叶之间还从峡部向上伸出一个细长的锥状叶。 供应甲状腺的动脉是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且各动脉能过分支彼此形成吻合,保证腺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甲状腺的血管运动神经和分泌神经,主要是颈中和颈下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沿动脉而行,形成甲状腺上丛和下丛。自神经丛发出的分支入腺实质后,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及滤泡周围。亦有分支达上皮基部而形成突触终末。此外,还有来自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及舌下神经袢的分支。颈中神经节位于第6颈椎高处,可视为由第5、6颈神经节合并而成,颈下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与第一肋骨颈之间,第8颈神经的前面。

甲状腺前面观甲状腺表面包有纤维性结缔组织被膜,此膜可分浅深两层:浅层疏松,与气管前组织连接;深层致密并伸入甲状腺实质形成小隔,将其分成若干小叶,小叶内充满滤泡及间质。滤泡是甲状腺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由单层上皮围绕而成的卵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囊泡。上皮包括有丰富的滤泡上皮细胞、少量的滤泡旁细胞和胶状细胞。滤泡细胞可产生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可促进细胞氧化、蛋白质合成、机体发育和调节新陈代谢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新陈代谢率升高,氧消耗量增加,可形成突眼性甲状腺肿。间质是滤泡间结缔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
甲状腺功能异常机理
针刀医学认为,长期忿郁恼怒或忧愁焦虑的情绪性损伤,使甲状腺局部软组织损伤,并使电生理线路功能发生紊乱,甲状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电生理线路电流量增加;另外,根据以上甲状脉的神经支配可知,甲状腺体要受颈中及颈下神经节分出的交感神经支配,这些神经节,位置与颈6、7胸1脊髓段有关。因疲劳性损伤,不良体位的积累性损伤、受凉、暴力及隐蔽性损伤等方式使这些相关部位的骨关节移位,脊柱区带部位软组织损伤,使交感神经受到挤压、牵拉、化学物质的刺激,而出现电生理线路电流量增多,而引起该病。
临床表现
甲亢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率常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休息及睡眠时仍快)、脉压增大(主要由于收缩压升高)、内分泌功能紊乱(如月经失调)等。其中脉率增快及脉压增大尤为重要,常可作为判断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
甲减发病隐匿,病程长,不少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典型症状常见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怕冷,手足肿胀感,关节疼痛,体重增加,少汗,便秘,月经异常,不孕等。
体格检查典型患者可有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颜面水肿、皮肤干燥、皮温低。严重者会影响心肾功能和代谢异常,出现心包积液和心衰,粘液性水肿昏迷。
治疗依据的理论
依据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理论及脊柱区带病因学的理论进行治疗。小针刀治疗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理论和现代解剖知识。通过切割松解特定的神经解剖和调整局部的气血流通,可以改善甲状腺的功能,减轻甲状腺激素的过度分泌或减少其分泌不足的情况。
治疗方法
一、针刀治疗
小针刀治疗主要通过调整甲状腺周围的结构和功能来改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

(一)用针刀医学影像学原理读片方法,观察X光片,看有无颈6、7或胸1的上下左右的移位,如有按以下方法治疗:(以勾椎关节旋转移位型为例,描述针刀治疗方法。)
1、罹患椎体横突的前结节或后结节处的压痛点和小结节即为进针刀点。在横突末端骨平面背侧垂直进针,使刀口线和棘突顶线平行刺入,达骨面后,将刀锋滑至前结节或后结节,然后将针身倾斜,使和横突骨平面成135o角,并使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呈70o,先纵行剥离,再横行剥离,接着掉转刀锋,使刀口线和肌纤维垂直,行切开剥离。出针,压迫针孔片刻,待不出血为止。
2、松解关节突关节囊 在患椎棘突根部两侧取两点作为进针刀点,针体与人体矢状面约成45°刺向椎弓板,当刀锋刺达骨面后,沿骨面向侧方滑动,当感觉刀锋遇到坡状骨性阻挡后,说明已至椎骨的上关节突,沿坡面略微上移,即可探及关节间隙,旋转针体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2~3刀。患椎下位关节突关节囊松解,方法同上。
3、松解棘间韧带 在患椎棘突上缘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垂直进针刀点骨面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待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并将刀锋旋转90°,使刀口线与棘突上缘骨平面平行,切开棘间韧带2~3刀,注意务必保持刺入深度距离脊髓3mm 以上。患椎下位棘间韧带松解,方法同上。勾椎关节侧方移位型和勾椎关节前后移位型治疗方法参照上述方法。
(二)检查患者颈6~胸1脊柱区带范围内有无压痛、结节、条索样改变,如有即在这些阳性反应点上进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在疼痛点作纵行或横向剥离,有条索和结节者用纵行切开法或瘢痕刮除法。
(三)属于单纯电生理线路障碍者,选以下诸点为进针刀点进行治疗:

1.仰头,在颈前部,喉结上方,甲状软骨上切迹与舌骨体下缘之间的凹陷处。在此定一点,刀口线与前正中线平行,针尖向舌根部方向斜刺1.5cm,横行摆动2~3下,速度宜慢。
2.在颈部、颈动脉三角内,胸锁乳突肌前缘与平齐甲状软骨上缘三交点处,即是颈总动脉分出颈内、外动脉处,避开动脉取之,刀口线与人体前正中线平行,针尖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0.2~0.5cm,横行摆动2~3下,速度宜慢。
3.在双侧前臂掌面的下段,腕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之间,定点,刀口线与桡骨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0.5~1.5cm,横行剥离2~3下,速度宜慢。如伴眼突症加用:在面部,眉弓内侧端的凹陷处,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尖沿皮向下斜刺0.5cm,有酸胀感即可。如伴心悸失眠、易激动者加用:在第5、6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左右旁开各1寸半,定2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背部皮肤垂直,刺入0.5~1cm,横行剥离2~3下。
(四)局部治疗:以上3种情况,无论哪1种如伴甲状腺弥慢性肿大均加此治疗。 病人仰头位,在肿块中心定1点,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针刀向肿块腺体,垂直刺入并迅速退至皮下,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为宜,迅速出针后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来源:针刀平台论坛网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地址: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两渡河北二路91-1号 电话:0762-629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