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的针刀诊疗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3-07-25 11:15:50 阅读次数:509


龙川两渡河医院 2023-07-12 17:33 发表于广东

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

病发生在3~6颈椎,易发于长期固定姿势工作有颈部诸肌、韧带等软组织劳损的人群,在累计损伤导致有关软组织挛缩基础上受到外来暴力而造成钩椎关节失去正常位置关系,并牵拉压迫邻近结构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有关解剖:钩椎关节



图片

由第3颈椎的椎体钩突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组成。钩椎关节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滑膜关节尚存不同的看法,但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它不是恒定的典型滑膜关节,5岁以后随着颈段脊柱的运动而逐渐形成,是由直接连接向间接连接分化的结果


有关解剖:钩椎关节的重要毗邻




图片

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脉和前侧交感神经节。随年龄增长,椎体突常出现骨质增生,可压迫脊神经或椎动脉。正常钩突外侧偏向内倾斜,而退变时会向外倾斜压迫椎动脉及后外方颈神经根。


病理病因


患者长期固定姿势工作造成颈部软组织的慢性累积性劳损而继发纤维化瘢痕挛缩。正常情况下,颈椎过度屈伸时可引发椎体矢状面的生理性旋转,当斜角肌发生挛缩后可产生持续牵拉作用,使颈椎周围软组织同时变性将生理性旋转固定下来成为病理性改变。

此时关节及其相关组织的力的平衡被打破,处于琦形适应状态。若颈椎受到前下至后上的外力作用,如由卧位转为坐位过程中颈前受力会造成椎体前缘上仰、棘突下倾,合并已有的旋转即可形成仰旋移位型改变,反之在前十至后下外力作用下如抬头过程中颈后受力造成椎体前缘下倾而棘突上仰,则形成俯旋移位型改变。这位置改变会造成邻近钩椎关节的椎动脉牵拉受压,交感神经节、颈神经根受牵拉。严重者甚至引起椎管相对狭窄而出现颈髓压迫征。


临床表现


 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由于椎动脉穿过第3至第6椎体横突孔,由于椎体旋转,横突孔偏离正常位置而压迫椎动脉,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一过性昏厥。这是由于在颈部作旋转动作时,恰和椎体偏转方向一致,加大了对椎动脉的压迫,椎动脉被暂时地完全压住,致使大脑临时完全缺血造成的,待颈部稍一活动,椎动脉又恢复血流,人就很快苏醒。

 颈部颈上神经节是交感神经干上最大的神经节,由第.4干神经节合并而成,此神经节呈梭形居于第2、4颈椎横突前方,当3一6颈椎横突前后位移时,很容易牵拉这些交感神经节,引起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目昏糊,胸闷不适,欲吐不吐,心律不齐,听力失聪·咽部不适,嗅觉、味觉减退,舌体麻痹等等。

 由于发出脊神经纤维的第3一6椎中,颈3、4参与颈丛的形成,颈5、6参与臂丛的形成,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同样可能牵拉颈丛和臂丛部分神经根,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常见的有后脑勺及其附近痛麻,侧部沉困不适,上肢痛麻,肩部疼痛等。

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很少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


诊断依据


 有颈动脉受压症状者,或颈丛、臂丛神经根受牵拉症状,或有交感神经节受牵拉症状者,或有三者混合性症状者。

 根据针刀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颈椎正位片示:罹患椎体与相邻椎体间隙上宽下窄,椎体棘突变长,侧位片示病变椎体棘突与下位椎体棘突相当靠近甚至靠到一起形成“吻性棘突",而与上位棘突远离,间隔大于正常。另外可参照邻近椎体,对比椎体上下缘间隙进一步确认病变帮位。

 排除结核、肿瘤或其他感染性骨病。


治疗依据理论


根据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关节移位后异常位置与各位点琦形力的平衡的固定主要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化、钙化牵拉作用加强的结果。

因而须对棘间切带、关节突关囊进行剥离松解,并配合手法治疗以恢复各应力点的正常位置及力的动态平衡。


针刀治疗


 松解罹患椎体上下各一对关节突关节囊,在患椎棘突根部两侧取两点作为进针刀点,针体与人体矢状面约成45度角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刺向椎弓板,当刀锋刺达骨面后,沿骨面向侧方滑动,当感觉刀锋遇到坡状骨性阻挡时,说明已至椎骨的上关节突,沿坡面略微上移,即可探及关节间隙,旋转针体使刀口线与关节间隙平行,切开关节囊2一3刀。患椎下位关节突关节囊松解,方法同上。

 松解棘间韧带,若为钩椎仰旋移位则仅切患椎下位棘间韧带,不切上位。而俯旋移位型则与之相反在患椎棘突上缘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垂直进针点处骨平面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待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并将刀锋旋转90度刀口线与棘突上缘骨平面平行,切开棘间韧带2~3刀,注意务必保持剌人深度距离脊髓3mm以上。患椎下位棘问韧带松解方法同上。


手法治疗


用颈椎下法治疗牵引器牵引巧分钟(牵引重量30~50kg),嘱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肌肉,医生双手托扶患者颈部,双手拇指指腹顶在仰旋椎体棘突的下缘,推动颈部前后摇晃4、5次,当到最大前屈位时,双手拇指将患椎棘突向前上方推顶,同时迅速将椎体推向前方,使之达到最大的后屈位。此时双拇指下若有错动感,则复位成功,仰旋移位即被纠正。


药物治疗


活络I号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


康复治疗


颈椎解除固定后,可进行颈部轻柔按摩,上肢麻木者亦可进行手法按摩。颈椎解除固定1周后,自我进行头部左右旋转,前屈后伸炼。


护理


针刀手术和手法治疗后,马卜颈围固定,限制颈部的旋转、侧方、前后方活动1~2周,待解除颈围后,自主缓慢地进行颈部各个方向的活动鍛炼,再过,周后,颈部才可以自由活动。



来源:针刀医师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此公众号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