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偏头痛的“克星” ——小针刀疗法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1-02-24 09:03:23 阅读次数:2065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患,患病率较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女性尤其多见。世界卫生报告将常见疾病按健康寿命损失年进行排列,偏头痛位列前20位。

偏头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的一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性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故而有效治疗偏头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功能残疾改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临床上的偏头痛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经过系统药物和局部治疗后头痛症状消除,而残留头沉禁锢感、压迫感及昏沉不适的表现。往往残留全头部或以后枕部为主的不适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枕项部软组织劳损、变性,引起环枕筋膜挛缩,导致组织挤压或牵拉枕部的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该症状难以消除的原因即在于难以将卡压、牵拉神经的变性软组织彻底松开。针刀治疗,正是针对这种病理变化而实施的一种治疗方法,故临床疗效非常明显。

针刀治疗一方面可以利用针的作用,疏通气血、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另一方面,可利用刀的切割松解作用,松解粘连,祛除卡压,改善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以松至通,通则不痛”。


针刀医学认为,偏头痛多与颈椎病相关联,与整部圣经卡压尤其是枕大神经卡压有密切关系。枕大神经由第二颈神经后支发出,较粗大,自乳突与寰枢关节突连线的中点处经头下斜肌由深层组织浅出,穿过半棘肌与斜方肌止点及项深筋膜,分布于头枕部。许多患者由于夏季贪凉,颈背部直接受空调、电扇等冷风刺激,出现沿枕大神经走向分布的疼痛。通过针刀松解环枕筋膜以及覆盖在枕大神经上的颈部浅深筋膜、头夹肌等,可以有效达到解除神经卡压,“松则不痛”的目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枕大神经及枕动脉、耳颞神经及颞浅动脉的局部解剖




病因病理

低头工作,颈肌痉挛,深筋膜肥厚,炎症渗出,粘连,可压迫枕大神经、枕动脉、耳颞神经、耳颞动脉,从而引起以上神经及血管支配区域的感觉及营养障碍,因此产生后枕部及一侧头痛。



临床表现及诊断

偏头痛是一类发作性且常为单侧的伴血管搏动性头痛,可分为普通型偏头痛和典型偏头痛。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太阳穴,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可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一般可出现先兆期和头痛期,但是大多数患者可不经历先兆期直接出现偏头痛。

1、先兆期: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痛期: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

    (1)后枕部头痛伴血管博动性头痛。后枕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也可在持续痛基础上阵发性加剧。在枕外隆凸与乳突连线的内1/3处(即枕大神经穿出皮下处)及第2颈椎棘突与乳突连线中点有深压痛。在其上的上项线处有浅压痛。各压痛点可向枕颈放射,有时在枕大神经分布区尚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

    (2)一侧头痛伴血管博动性头痛。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

    头痛可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颅脑CT或MRI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来源:  小针刀医学平台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