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从神奇疗效探讨针刀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18-07-02 10:09:28 阅读次数:2081

  针刀疗法自发明以来,历经20余年,已在全国推广,且走出国门,引起国际医学界关注。其神奇疗效,世人公认;其治疗机理,发明人朱汉章已有阐述。本人拟从经过治疗的1例典型病例出发,对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试做探析。

详情 ↓

  典型病例:王XX,女,50岁,退休工人。


 主诉腰与右腿(间或左腿或双腿)疼痛30年,加重1年。重时不能上下床,尿频,肛门下坠。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首诊见其步行艰难,重度跛行,站立时腰部难于挺直,脊柱重度侧曲呈“Z”状(腰椎左侧突)。腰部活动度接近正常坐位右侧腰腿痛较重,以左臂着力。喜俯卧、左侧卧,不能右侧卧。上下床、翻身极度困难。背腰双侧竖脊肌、右小腿前肌群肌束僵硬,呈粗条索状,以右侧竖脊肌为著。双臀外上部有4±2cm大小不规则状硬痛结节,深达髂骨。L3~4L4~5, L5~S1棘突、棘间隙、双侧竖脊肌、双L3横突、双臀中肌、左髂嵴后缘中点、双侧股直肌、股外侧肌压痛(+++),双骶髂关节、右小腿前肌群压之舒适。直腿抬高试验、 屈颈试验、“4”字试验均()。挺腹试验(+++)(腰部不能离床)。查CTL3L4间盘膨 出并向后突出12.5px; L4L5椎体后缘增生,小关节增生内聚,椎管、侧隐窝狭窄; L5~Si椎体后缘增生后突。上述改变均压迫硬膜囊、神经根。


  诊断:腰椎退变,腰椎间 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另有颈椎病、冠心   病、高血压病史。19981119日至 1999125日接受综合治疗,每  日1次,101疗程。第1疗程以神经阻滞为主,收效不大。第2疗程起以针  刀治疗为主,共作35次,97刀。每次进刀均不作局麻镇痛,一般虽有疼  痛,但感觉舒适。进刀部位遍及腰部中线、双侧背腰部竖脊肌、臀肌、大  小腿前后面,多为右侧取点。进刀点均为压痛点,压之舒适点或僵硬点针  刀手法为纵行切开,提插刺激、横向分离。针刀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神  奇,每次可立即取效,且疗效稳定。现脊柱侧弯明显减轻,挺腹试  验(一),立姿、站姿接近正常。


疗效机理分析
1

切开剥离粘连

重度脊柱侧弯使身体重力失衡,在负担体重,维持体姿和进行有限活动过程中,腰腿部肌肉负担大为增加,造成积累性损伤.软组织屡发轻微撕裂、出血、渗出,进而机化粘连挛缩。病变虽以一侧为主,但必累及对侧。这种对称性变化现象,在背腰部伸脊肌尤为明显。机化粘连造成肌肉韧带运动障碍,动则引起剧痛(局部痛和远处牵扯性痛)。针刀切开粘连,可无痛并恢复正常身姿。

2

 降低病变软组织内压

患者背腰及下肢肌肉呈现的粗条索状改变及不规则结节质较硬韧是神经营养障碍、痉挛、纤维化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它们可造成肌组织内压升高,压迫、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针力剖开肌束,可使肌束内外压力迅速达到平衡,消除压力刺激,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3

改善血液循环

针刀通过松解粘连,降低病变软组织内压,局部刺激等,可增加治疗部位血供,促进瘀血和淋巴回流,排除致痛物质,软化纤维性变,消除牵拉刺激和疼痛反应。

4

对椎管内病变的影响

一般认为,椎管内病变引起临床疝状的机制是:压迫或刺激神经根、窦椎神经、椎管内血循环障碍;椎管内与椎管外相关部位的慢性炎症。针刀治疗未进入椎管刺激敏感点,虽不会减轻腰椎退变和骨性椎管狭窄,但通过解除肌痉挛和神经体液反应,可有助于改善椎管内血液循坏,消除椎管内外炎症,从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尽管还不了解其中的精细过程,但卓越的疗效可以反应:针刀可以改变椎管的内环境。

5

经络效应

本例所作35次针刀治疗,97处进力部位,分布于背部督脉、膀胱经,下肢部胃经、胆经、膀胱经。许多治疗点,就是14经的穴位,可以行气活血通阻滞,达到气机畅通、瘀血消除,通则不痛的目的。其作用原理尚未阐明。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的产生源于椎管内外的病理改变。针刀治疗既可消除椎管外病变,也可以改善椎管内病理过程。椎管内外治疗具有同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