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科研动态
针刀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17-12-27 05:45:59 阅读次数:1499
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根据我国近年来普查的结果,发现患病率为382%,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慢性支气管炎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内科传统治疗行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对症治疗,此类治疗方法易反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人近年来利用《针刀医学原理》中的相关原理,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了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种方法疗程较短,针对性强,不易复发,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我共搜集病例778例,其中男471例,女307例,年龄在60岁以上者104例,年龄在50-59岁者449例,35-49岁者179例,35岁以下者47例,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77岁,其中50岁以上者占71%。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半年余。


诊断标准 按1979年全国内科专业会议制定的标准:即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喘息,连续两年以上,每年发作三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其他肺心疾患所致上述症状者。


实验室检查:血象,痰细菌培养及肺功能测定符合慢性支气管改变。


X线征象 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阴性,或仅见两肺下部纹理增粗,或呈条索状,这是支气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变厚的征象。若合并支气管周围炎,可有斑点阴影重叠其上。


必须摄T3为中心的胸椎正侧位片,根据针刀医学影象学有关读片方法,仔细阅读X光片,检查有T3有无旋转移位和前后移位,有无以T3为中心的轻度侧弯。

治疗方法


1、针刀治疗[2]


①定点:针刀治疗根据X线片提示的T3位置情况和触诊T3上、下、左、右的情况,其治疗方法略有不同。①T3椎体旋转移位或前后方移位(根据针刀医学影象学读片方法读片)患者采取俯卧位,在T2-3和T3-4 棘突间定一点和相应旁开1~1.5cm定四个点(也就是肋横突关节囊的部位),总共6点,②T3的上、下、左、右有压痛或结节、条索处定若干点③若T3区无位置变化,又无压痛等病理变化,则为单纯的电生理线路障碍,定点为C7和T1棘突间点,T3-4棘突间旁开一寸半,T4-5棘突间旁开三寸。


②方法:在定好的点上用龙胆紫作好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医者洗手消毒,戴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在选取的治疗点,按针刀医学四步进针操作规程来确定刀口线及进针方法,按照胸椎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压迫针孔止血片刻,用创可贴或无菌敷料固定。


2、手法治疗


①如属于T3关节位置变化者,针刀术后,即用胸椎关节整复手法进行整复。


②如属于T3上、下、左、右有压痛、条索者,针刀术后即在局部用指揉法按揉1分钟即可。


③如属于电生理线路紊乱者,无需手法。


3、药物治疗


①用针刀和手法治疗后,用针刀和手法治疗以后,均立即服用活络Ⅰ号冲剂3-5天。


②同时服用如下汤药:


山萸肉10g 熟地 10g 淮山药 10g 泽泻 10g


丹皮 10g 云苓 10g 紫苑 10g 五味子 5g


枸杞子10g 杏仁 10g


如有明显畏寒、语音低微、且痰清晰者,可加干姜10g、党参10g、细辛3g、如痰稠、色黄、且呼吸粗而响亮者,可加全瓜蒌10g 、半夏10g。

③如有明显炎症反应者(体温在37.5℃以上)可选用适当类型的抗生素。


以上疗法10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①临床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血象恢复正常,痰细菌培养阴性,X线肺纹理稍增粗,肺功能测定正常。


②显效 症状体征有明显减轻;上述辅助检查较治疗前稍有改善。


③进步 症状体征稍减轻,X线肺功能测定无明显改善。


④无效 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无改变。


治疗结果


经2-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505例,显效189例,进步68例,无效21例,临床治愈率为64.9%,有效率为97.3%。


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两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咯痰或气喘等症状。疾病进展又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健康。


我们过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一直认为是支气管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炎症。肺脏的功能活动主要受迷走神经和从脊髓T1~T5节段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针刀医学[2]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理的深入研究,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证明慢性支气管炎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肺脏本身,而在于控制它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这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进一步原因是T1~T5部位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及迷走神经在颈部走行部位的慢性软组织损伤;另外一部分疾病则由于和肺脏相联系的电生理线路发生故障,如电流量增加或减弱或出现短路等。


针刀医学中的脊柱区带病因学很好地解释了这种病理变化。脊柱区带范围内引起内脏疾病的组织器官有肌肉、韧带、关节囊、神经和骨性组织等。脊柱区带和内脏自主神经相联系的主要组织结构有交通支、窦椎神经等,在脊柱区带的软组织极易发生劳损,根据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软组织损伤后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形成新的病理因素,即粘连、瘢痕、孪缩、堵塞,这种病理因素极有可能卡压、牵拉区带内的神经末梢,造成这些神经末梢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通过内脏自主神经,直接影响内脏器官功能。


由于慢性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损伤所导致的自主神经被牵拉和卡压,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功能紊乱的本质根据针刀医学关于人体电生理线路的新的生理系统的理论可知,就是自主神经这种电生理线路的电流量和肺脏有关的其他点线路电流量的不稳,电流量过强就呈现亢进性的临床症状,电流量过弱就呈现衰退性的临床症状。所谓亢进性就是中医所说的实证、热证;所谓抑制性的就是中医所说的虚证、寒证。


我们从慢性支气管炎的最根本病因入手,用针刀治疗有关的慢性软组织和骨关节损伤,及用针刀排除有关的电生理线路的功能障碍,就可以彻底地治愈这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用针刀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具有以往内科疗法无法比较的优越性和根治性。


参考文献

1.小针刀疗法配合重要治疗慢性气管炎100例体会 第四届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P255-256

2.针刀医学原理 朱汉章著 P45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