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两渡河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科研动态
针刀操作意外原因分析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19-04-16 06:50:14 阅读次数:1648



1、颈椎病,神经根型上臂放射痛,手指麻木,三角肌萎缩。因检查不细,治疗前未交待,但治疗好转疼痛消失。患者自检时发现上臂三角肌萎缩,又到外科就诊,认为是小针刀治疗后引起,经肌电图确诊为神经损伤性肌萎缩,就认为是小针刀所为。此患者在未做任何处置下3个月后三角肌萎缩自行恢复。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右下肢放射痛,麻木,也因检查不细,治疗前未交待,等治疗三次后疼痛消失,痊愈,自检时发现右下肢肌萎缩,到外科就诊,因对小针刀不了解,又经肌电图确诊为神经损伤性肌萎缩,就认为是小针刀所为。




1、肩周炎针刀松解术后,做手法抬举松解时因抬举手臂伸直力学角度原因造成肩关节脱位,然后再行肩关节复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强直性脊柱炎在做脊柱棘突间肌、横突间肌、横突间韧带、椎旁肌等松解术后,不要使用强制手法整复。在脊柱痛点减轻情况下,脊柱弯曲会自然改善,

顺其自然。这是有血的教训的。




1、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慢性滑囊炎,经针刀治疗通透剥离,大量滑囊积液漏出,减压,局部肿胀减轻,肘关节活动度好转。因炎症渗出针眼不收口,时有外渗液形成窦道,容易误解为针眼感染造成,最后切口清创愈合。

 2、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化脓性,也因针眼有炎性渗出液使针眼不收口,导致窦道,误解为针眼感染,最后关节镜清创愈合



1、在做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时,针刀插入内侧关节间隙,横行剥离时,针刀断针1厘米,经小切口直止血钳寻找取出,很费力,看断面针刀,只连接1/3,所以要注意针体,有黑疤或伤痕就应该淘汰。

2、在做腰三横突时有断针是很危险的,取针困难,在×线下取断针,注意病人体位移动,断针顺肌纤维移动进入腹腔或移行。




1、在针刀行腰突症椎旁入路,因旁开2厘米加上斜刺,在注射药物时正好是腰麻侧入路,是患者引起腰麻,麻醉平面达平两乳头,最后用体位调节平面,3个小时渐消退,这是很危险的。

2、在治疗肩周炎局部注射麻药时,由于药物浓度过大,并把药物注入血管,因肩颈循环最近药推完就出现头晕眩,麻药毒性反应。

3、手指屈肌腱鞘炎,注射麻药时,正好入腱鞘内可引起肿胀,腱鞘远端红肿炎性反应,肿胀疼痛,一周左右吸收。



1、胸痛,胸骨柄、第二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在注射药物或针刀治疗时,注意紧贴肋上缘或肋骨上,千万不能落空,容易引起肺泡性气胸。此气胸经10天左右自行吸收。

2、足弓部位鸡眼或寻常疣针刀切除术,注意足弓部位组织松弛,脂肪层厚易造成脂肪层渗血,淤血难吸收,涨力增高,疼痛加剧,容易误解成感染。吸收期长,难愈合,病程较长,容易引起纠纷



1、足底、足前掌鸡眼针刀切除术时,一定要注意脚气感染连带关系。鸡眼切除术后一周,鸡眼部位长平,很光滑无痛,因脚气足趾间感染误解为鸡眼术后感染引起纠纷,这是两者巧合。

2、临床上跟腱炎因打封闭,引起跟腱钙化,巧遇小针刀治疗后,疼痛消失,增加活动如上下楼、上下车引起跟腱断裂,容易误解是小针刀给切断了,此纠纷不好处理。

3、踝关节扭伤后遗症2年,因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大,痛加剧,活动小好转,时好时坏。根据临床经验,踝关节扭伤后滑囊炎,经针刀通透剥离,疏通滑囊积液外流放出,减压局部症状即消,因在内踝下缘通透时胫神经踝关节支损伤,引起术后足底麻木刺痛,难忍,经肌电图检查,胫神经损伤所致,经理疗针闹瘟2个月麻木刺痛症状改善。



1、针具、治疗部位、皮肤、手术消毒不严或操作时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律进行。术后针孔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如过早接触污物、污水等,都有可能使针孔引起感染,造成损伤。针刀操作,针刺部位深且行切割、松解有一定创面,绝不可消毒不严。

2、初次接受针刀治疗的病人,因为不知道针刀为何物,如何治疗不清楚,常有一种恐惧心理,患者多情绪紧张,此时治疗较易出现晕针等反应性损伤。当机体处于饥饿、疲劳、体虚等时,治疗部位过多,刺激强度过大等原因,则可导致晕厥,出现不良反应。在针刀治疗前多做解释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应勤问病人与医者对答,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