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钱做的体检,可能根本没做对!这7件事千万别做,否则.....
发布人:两渡河医院 发布时间:2020-04-06 10:44:11 阅读次数:2048
体检圈从不乏让人唏嘘的故事,一次体检可能改变你整个人生。关于体检的那些事儿,你可能还不够了解,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常年不体检,等发现就晚了
数据显示,14亿中国人里,约有3.5亿人每年接受体检。如果家里的父母、老人总是坚持不做体检,认为没必要,那你一定要转变他们的观念。我们身边存在这样的现象:有钱治病,无钱预防。殊不知,预防比治疗更经济,发现疾病再去治疗花费的钱更多。其次,常年忽略体检,迟迟不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再去治疗可能就晚了。
53岁永州男子罗某出现浑身无力、一进食就呕吐、精神状态差等症状,入院检查确诊为重症肝症。据了解,罗某常年不做体检,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病。同是53岁的张先生竟10年没有体检,不知道自己的高血压已严重到引发脑梗塞,不及时就医有瘫痪风险,还需长期服用降压药。38岁武汉女教师黄女士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参与单位体检,在出现咳嗽、胸痛后,就医检查查出肺癌晚期。中老年人是需要加强健康体检的重点人群。疾病是悄无声息潜伏的,而年纪越大,身体的抵抗能力越弱。体检能够有效地降低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让体检者恢复健康,保持健康状态;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所以,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是我们必做的一门“功课”。
“我有子宫肌瘤,也有定期检查子宫彩超,为什么还是没能及时发现宫颈病变?”36岁的孙女士在两个月前被确诊为宫颈癌,这不仅让她痛苦万分,还伴随着困惑。原来,孙女士误以为子宫彩超能检测所有的子宫病变,从而未及时发现自己身患宫颈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孙女士的这一个案例教训我们:在进行体检的时,不要盲目体检,遗漏体检项目,当然也不要认为只做常规体检就可以了。不然很可能让大病在眼皮底下悄悄溜走,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做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体检,才是万全之策。
内科:主要检查血压、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神经反射等项目外科:主要检查皮肤、淋巴结、脊柱四肢、肛门、疝气等五官科:检查听力、耳疾及鼻咽部的疾病;检查视力、辨色、眼底、裂隙灯,判断有无眼疾;口腔疾患和牙齿的检查检验科: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辅诊科:包括心电图(心脏供血等情况)、B超(肝、胆、胰、脾、肾);男性可选做前列腺B超;女性可选做子宫附件、乳腺B在这些常规体检项目中,其中有两项是很少人会选择做的检查项目。排名第一的“弃检”项目是肛门指检,高达39%的弃检率!但是你知道吗?痔疮、肛裂、直肠癌、前列腺疾病等疾病都是通过肛门指检被检查出来的,通过肛门指检能发现70%-80%的癌肿。特别注意的是,40岁以上人群是直肠癌的高发人群,更应每年进行一次肛门指检。粪便检查也是“弃检”项目之一,因为很多人都嫌麻烦、怕脏。其实,粪便检查最能看出消化道疾病,对检测炎症、寄生虫感染、胃肠道肿瘤等疾病有很大的帮助。无论如何,还是身体健康最重要,别为了麻烦而错过绝佳的检查机会。
除了以上常规体检的项目,还有哪些体检项目需要我们添加到检查列表呢?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作出相应的调整。• 按年龄划分:40-50岁人群需检测骨密度、筛查结直肠癌;50-60岁人群需要增加胰岛素释放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骨密度;60岁以上人群需要注意全面检查,增加神经内科、脑电图、肝肾功能、眼底等项目。• 按性别划分:女性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如盆腔、乳腺癌筛选、卵巢、雌激素水平、宫颈涂片检查等;男性每年应检查前列腺、盆腔等。• 按职业划分:上班族要注意增加心血管系统检查、内分泌系统检测;销售人员可以进行肝肾功能、胃肠镜检查等;教职工应增加检查腰(颈)椎正侧位片;建筑工人长时间接触不洁物,应重视肺功能检测、非小细胞角蛋白的检查。
过度空腹:进行血检前,记住空腹的时间不要低于8小时、高于18小时,也切忌喝水,否则身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可能会增加、血糖减少,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抽血时间:注意抽血时间最好是控制在早上7:30-8:30之间,不宜超过12点,不然会影响内分泌激素,检测结果不准确。睡眠充足:在体检前要确保有充足的睡眠,若睡眠不足会影响心电图的检测。饮食油腻:体检前3天内最好不要喝酒,也不要不吃或少吃高脂食物,因为这会影响血脂的检测。剧烈运动:体检前2天不宜做激烈运动,连散步这类轻度运动也最好不要进行。由于运动会影响血液成分、血糖、内分泌激素水平。女性生理期:月经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宫颈癌筛查等检查项目,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后进行。因为经期处于持续性失血的状态,内分泌和生理调节有变化,影响检测结果。慢性病人:高血压、心律不齐等慢性病患者,不要为了体检而停药,否则会出现血压升高等风险。做专属于自己的定期体检,让健康成为人生财富!你今年的体检安排好了吗?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